信息流通从业者/沪国小市民/工作狂人肉电池
头像 via Celia

洞见 | 被象牙塔驱逐

为了卖个人本供稿给了朋友的公众号!觉得是我解读(?)女校的最杰出作品了!!!!!!!!!请大家务必赏光看看。

↓↓↓

微信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-ZSCvGC_wT5kkpSfcWQrg

前情提要:为VICE中国写的https://www.sohu.com/a/236793303_119079?_f=index_pagerecom_20


在为自己撰写个人介绍的时候,我如此写道:最中意的标签是“女校生”。从小学毕业开始,我在名为“女校”的单性别教育中度过了四年,此后辗转至英国,完成一年初中文凭后,重新回到了“女校”——尽管是异国的。

首先,女校和混校几乎没有任何不同,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社会性别分工方面会被弱化,举个例子,耳边会缺少一些“这个该男孩来做”“女孩子家搞这个干嘛啊”的声音,也许会使一些人感到更加自由。我为Vice中国所写的一篇文稿中,提及了初中时期的我对于不需要男生、自己完成的体力活感到自豪,甚至得寸进尺地贬低混校的女生,收到了很多混校女生的不满,有人称“女校果然只会生产怪胎”,不过我的本意只是描述那时的场景,是一个事实,没有告诉各位我如今的看法——

没有女校就绝对没有现在的我,而我从这段经历中收获的好坏掺半。

我不知道其她昔日同窗是怎么想的,但我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,还是会选择女校。我对现在的自己非常自信、非常满意、如果我去了混校,那“我”就不是现在的“我”,虽然也保不准会不会满意……

很多人可能无法想象没有男性的世界。请注意,女校并不是与社会完全隔离的。每一名学生都有父亲,有其他男性亲属,校内有男老师和男性工作人员;离开学校,马上就会进入两性世界。对于没有男生这一点,也没有感到遗憾。我和女孩子一起上下学,会打招呼,会道别。考试竞争的对手和我性别相同。拧不开瓶盖,就去找她们帮忙好了!一起换衣服很有趣,聊八卦很有趣,谈喜欢的男艺人很有趣,课间排练合唱很有趣!

如果问我有什么最难忘的,我想是因为水痘流行被隔离的时候,我们全班躺在草坪上晒太阳。我不记得有没有唱歌,可是很开心,觉得自己是被放牧的羊羔。那个位置能看到高中教学楼的正面,大门上方是三扇彩绘玻璃窗,两旁有长势喜人的杉树。我靠在朋友的背上(或者肩上)昏昏欲睡,她的头发长长的,有很香的洗发露的味道。微风拂过我的脸,带着春阳暖和的温度。放眼望去,大家都彼此依偎着——当然啦,是以小团体的形式。

作为在女校适应得非常好的个体,我所有的回忆都像是蒙上了一层粉红的爱意滤镜,有些偏颇,因为我的确亲眼目睹过同级生的校园欺凌,所以女校时光只于我而言是绝对的乐土。另一方面,我与友人讨论过,也私下浏览了一些评论,从中了解到学校之间亦存在差异。一位曾在新加坡留学的网友说,她所在的女校校风极其压抑,对学生要求严苛,而相比之下,我显然是自由的。我的初中一度推出过“圆梦工厂”计划,其中包括为擅长绘画的学生出画集、周边。那所位于新加坡的学校显然不可能这样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我初中的同窗有好几位都去了女子高中,我也认识一些七年女校生涯的学姐们,更有甚者后来考取了卫斯理。对于这一现象,我并没有正经的推论。我认为女校是象牙塔,尤其是对于有美好回忆的人而言,异性已经被排出情境了,无疑形成了一个无限的乌托邦:女女女女女女女女我(女)女女女女女女。

还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思考的局限性。请各位设想一下,假如你从小只吃蓝莓酱,从来没有体会过草莓酱的味道,你甚至就无法拿它们来比较了。混校的同学们就像只吃了草莓酱的人,七年女校的女学生们就像只吃过蓝莓酱,有一个大概的认识(颜色),却无法想象两者根本上的差别。有时候人类还会被“先来后到”的规则束缚,被“习惯性消费”、“品牌忠诚”所阻碍,从而对某些事物产生偏见。拿我作为例子,女校是我的乐园,我爱女校。就这点来说,从个体来看,比较双性别与单性别教育的利弊,似乎只是宏观的意义会比较可信。

 

那么说完了这些,我想再度整理一下我自以为女校给我带来的困扰和麻烦。

第一,糟糕的异性交往经验。这里的交往并不是指恋爱,而是单纯交友。我只在补习班遇得到同龄男生,而他们当时给我的回忆都很感觉很差,比如说我腿粗,嘲讽无刘海、露额头的女生是“大光明”。周围的女性长者都说是他们心理成长慢,于是我将这个作为合理化他们行为的理由接受下来了,此后一直在逃避,对未知恐惧。

我化妆的一个理由,是武装。我并不是万里挑一的美女,大约是普通人的程度,可是我很害怕被男人或女人从容貌上批判价值,所以把“真正的我”用化妆品、衣服藏了起来。我唯独不想被男性评判容貌,可我又只知道同性中的我,在这个社会中,相当于只知道一半的我。其实这有点双重标准加神经质了。

关于外貌,我是短发,经常被人说“留长发更像个女孩子”,感到很不快,可我不能直接说女校对于外貌容忍度更高。因为这句话我从高中朋友和男生口中都听过。

第二,社会融合下的性别表现。当我到英国的第一年,我发现这里的同龄女孩都开始学习化妆了,有很多女人味的裙子,强调个性化,但是也并不是脱离性别的个性化。这不光是我所在的女校弱化了性别教育的问题,更是中国整个就缺乏性别分化的风气。虽然男女生的制服模样不同,但是大部分情况下,大家都被要求穿运动服,某些重点校还要求所有学生都统一剪短发。

化妆被大人们认为是“勾引”,染发、耳洞都是不良。我十六岁前把这些都干了。说实话,在加强、分化性别印象上,我不知道中西方哪个模式更好,不知道哪个社会算得上更自由宽容。

有意思的是,我知道一个小学就是男校的小学生,完全没有意识到性别之间的差异,去拍小女孩的屁股,还掀裙子,他母亲辩称这是学校里和同性的游戏——他意识不到这不尊重,没有萌发这种概念。我高中的中国同学,不能接受我冬天不穿bra,觉得我的短发很man。我受到启发,不禁思考起了单性别教育的时限。过早的话,我们是否不会获得一些东西?而在三观形成的后期进入女校,是否已经失去了什么?

第三个是恋爱。我没有谈过恋爱,或者说,我谈过一次,但是是因为好奇,下场就很差劲了,动机根本不是喜欢,而是想体验恋爱。我喜欢过同性,但是并不是非她不可的那种,毕业后我们就不再联系,而对她的执着就消失了。可能我是不恋爱也不会怎么样的生物。

 

我思考过女校存续的意义,自己认为最合理的答案居然是上海市教育局的特色学校面子工程……因为我曾经所在的市三,和相当多的外国女校有友好交流关系。换而言之,我认为女校其实不是必要的,不存在也无所谓。

上海大部分女校的起始,都与西方传教者撇不开关系。上世纪六十年代。大量单性别学校被改成混校,唯一复学的女子中学就是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,前身是宋氏三姐妹的母校中西女塾,前前身是张爱玲的母校圣玛利亚。而在现代英国,单性别学校全部都是私立的,服务于中上流阶层,例如我们熟知的伊顿公学。

 

我不说自己是女校生,就不会有人发现我是。就是这样而已。

我觉得对于现在的我,母校市三可以贡献20%,但是剩下来的要素,家庭、性格等,都与女校没有太大关联了。女校不会太大地改变一个人。不过我对于男性对待女性的一些细节、女生的某些反应非常敏感,大概是拜女校生活所赐。

在过去某篇科幻小说里,我构思过一个世界观。世界大战之后,资源紧缺,绿地化作焦土,只有零星的超级电脑运作着,管理着城市,而人类在里面可以茁壮成长。可惜空间有限,一旦到达特定年龄,城市就会将人类驱逐流放。

如果女校是象牙塔,那么我就是应该被驱逐的人,不应抱有过多留恋。

 



评论(68)
热度(31)
©Honey Bullet | Powered by LOFTER